脫歐這件事情讓我第一次覺得「恩好像有點嚴重耶」,所以花了一些時間看了文章整理了一些想法。
因為廢話很多,所以先講結論:
關於英國,我覺得大概就是乖乖接受事實,讓蘇格蘭獨立、愛爾蘭統一,專心處理脫歐衝擊。Johnson還有Farage就讓他們玩,他們爆掉之後再來想後悔了要怎麼辦。
對我來說,二十世紀是1945年才開始的,美國霸權的建立,古典音樂的衰微,歐洲從廢墟中重新站起來走向統合,共產世界的擴張與崩毀,殖民地的抗爭與獨立。七十年過去了,絕大多數的殖民地獲得獨立,共產世界全面崩毀,現在二十世紀只剩下掙扎中的美利堅帝國還有歐盟。
美國走向孤立主義,英國淪為名義上的世界大國,歐盟陷入永無止境的內耗,對於我們來說,絕對是災難。畢竟雖然不總是讓人滿意,但沒有這個戰後體系,臺灣連政治實體地位都沒有。
當然,客觀上來說,這種災難不太可能不被控制。雖然美國國內仍有人叫囂墨西哥應該自己付錢在邊境蓋圍牆、日韓應該要負擔美國駐軍軍費否則就走人、穆斯林不要進來美國等等,但考量到美國在全球能源以及金融等領域上的絕對優勢,某些讓人嗅出孤立主義味道的政策宣稱應該很難讓美國走回戰間期那種孤立主義,躲在自家讓自己重新偉大。
只不過,聯合王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讓我們知道世界不總是往維持既有體系前進的。那種精巧甚至奸巧的國際體系,已經很難召喚穩定的支持者。
先讓我們預設一個奸巧的國際體系,一個擁有蘇格蘭與北愛爾蘭的聯合王國,在歐盟內取得特殊地位,讓他可以一方面取得歐盟市場,二方面又可以在歐盟內運作,「在歐盟旗下打歐盟」,已精巧的權力平衡讓歐盟不要為及聯合王國的國家利益。
聯合王國就可以利用這個有彈性的歐盟會員身份,勻出資源留住蘇格蘭跟北愛爾蘭,保持跟美國的特殊戰略關係,制衡歐盟整合,幸運點還可以用大英國協製造全球強國的假象。(例如在某個太平洋小國主導紛爭調解)[1]
事情不是我這種蠢人想得這麼簡單的。聯合王國這次公投結果決定脫離歐盟,就是一次精巧外交設計被打臉的明證。
面臨黨內外日漸強大的脫歐聲浪,(現在準備下台的)聯合王國首相Cameron做了兩件事,與歐盟達成聯合王國特殊地位(Special Status)協議還有承諾並實施脫歐公投。[2][3] 在特殊地位協議方面:
1. 聯合王國不用協助歐盟負擔難民問題
2. 移民問題上聯合王國可以採取較為緊縮的政策,例如延緩移民享受社福年限等等。
3. 聯合王國仍然留在歐洲共同市場,但歐元的問題歐元區解決
4. 確保聯合王國國會的權限,回應國內對於布魯塞爾當局的不信任。
拿到這份協議之後,Cameron就很高興的以為大家就會覺得跟歐盟在一起就是可以享受同居的甜蜜但不用負擔婚姻的重量。但很多時候,折衷派往往是死最慘的,因為往往很難取得自己人的全力支持,又無法堵住反對派的嘴。
然後就形成了很有趣的分裂。[4] 英國對於歐洲的疑慮有著長久的傳統,但他本人其實很長的時間與歐洲是整合在一起的,例如英國國王有時候會叫囂著大家都是天主教歐洲的一份子啊、英國國王用複雜的繼承權主張自己是法蘭西國王啊(某個島國也會宣稱自己是某個大陸國家的正統統治者,但條件完全不一樣)、諾曼地公爵一發現自己媽媽那邊有英國國王血統,就趁人家內亂趕快登陸打爆本土勢力建立外來政權,君臨七大王國這樣。
只不過當英國在大陸被打臉,自己慢慢在海外賺爽爽之後,對於歐洲逐漸採取較為獨立的姿態。接連在海上打爆西班牙還有荷蘭之後,歷史課本上看到的大英帝國逐漸形成。用精巧到奸巧的外交政策與軍事策略,擔任離岸平衡者(offshore balancer) ,拿破崙竄起就加入反法聯盟、德意志帝國耍中二就跟法國俄國搞協約國。希特勒暴衝、張伯倫在慕尼黑被打臉後,外交手段的平衡徹底失敗,二戰押身家反擊不姑息,半殘之下打贏後,稍微整理一下繼續跟法國德國玩權力平衡,在歐盟內當臥底。但歐盟很不幸的整合越來越深,加上法國逐漸自爆,這種快樂的權力平衡姿態似乎也越來越難用。
回到聯合王國國內,保守黨內留歐派著重歐盟市場、脫歐派卻覺得歐盟侵害了王國的主權還有移民政策,工黨內留歐派似乎覺得可以跟歐陸的左派一起改革歐盟對抗保守派,但另一方面脫歐派卻反感於歐盟的官僚。英國獨立黨則是抓住了英格蘭基層對於移民的疑慮,還有帝國榮光被歐盟官僚拖累的心理。
所以當我們在酸聯合王國的人在選完才google歐盟是什麼的時候,可能要考慮更多層面的問題。當你的國家這一兩百年有著光榮的獨立傳統,當你準備退休時發現國家財政被一個官僚綁架、一堆歐盟移民爽領稅金堆成的社會福利、成千上萬的中東移民在加萊海岸虎視眈眈。光是這些「印象」就足以讓人懶得google歐盟是什麼就跟著Farage 投下脫歐票。
然後就是倫敦的覺醒青年還有金融業者崩潰、蘇格蘭國家黨跟北愛爾蘭新芬黨推動獨立、英鎊崩潰而被拿來避險的日圓躺著也中槍、歐盟看到苦心挽留的聯合王國還是決定落跑所以怒嗆要走快走等等新聞。
但我大概有三件事情想要講:第一,我們不能忽略非同溫層面臨危機時的反射反應;第二,你越想要回到過去就越無法回到過去;第三,歐洲整合是個好主意,但歐盟體制是個失敗的設計。
第一,不能忽略非同溫層面臨危機的反射反應
在同溫層當中,我認為我們越來越孤立那一群面對問題只想要回到過去的人們。戰後第一代面臨戰爭,重建獲得經濟繁榮的成果,現在退休回味著圓滿的人生。戰後第二代成為現在社會的主導份子,他們已經無法用第一代的發展邏輯去面對現在的挑戰,但他們腦中也只有過去的解決方法。第三代一踏入社會就發現既有體系的不友善與崩潰的危機,但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徒勞無功,而且還被罵草莓。
在台灣就是經濟不好就找孫運璿李國鼎、蔣經國時代大家努力奮鬥不管政治好棒棒。在英國就是我們加入歐盟之後過得越來越糟、移民在那邊搶我們的工作、養那麼多非我族類是要我拿不到退休金嗎?我們不是大英帝國嗎怎麼現在都在幫歐盟擦屁股自己越過越慘?
為什麼我才進社會就發現自己只能當魯蛇?為什麼老賊不死光光
為什麼我奮鬥一輩子卻好像拿不到退休金?為什麼憤青只會搗蛋
越來越多世代戰爭的論述,但我們要如何去處理那些對於美好過去的幻想呢?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一方面讓上一代拿到退休金獲利了結趕快退休度假,另一方面讓這一代有足夠的火力去面對新時代的挑戰。
即便同溫層內有在深厚的論述,仍然無法去回應這些想要回到過去的人的焦慮。因為他們不知道要怎樣用新方法解決新時代的問題,只能很反射的回到舊方法。(當然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說有人就是為反對而反對啦,但我不想扯遠到無聊的問題)
最政治正確的方法就是溝通,把彼此的歧見拿出來講,用溝通來討論出比較好的解決方法。去消除支持與反對陣營間在各種理解上的落差。但這方法超難,不是每個人都跟苗博雅一樣有耐心。
另一個方法就是羅馬人的方法,遇到這種人就是撒麵包跟開競技場,「噢你看皇帝讓我們過爽爽所以三小蠻族政策沒差啦呵呵」。但現在聯合王國沒有這種本錢,反恐戰爭並沒有帶來相當成果,相反的卻帶來更多對恐怖攻擊的恐懼;歐盟的經濟與、財政與貨幣問題加深了對於歐洲整合的疑慮。
你沒有實績,就算小羅斯福上身都沒有辦法去讓人民克服恐懼啦。而且這種人你越罵他越不理你啦,然後就是同溫層越來越厚,只能等人家死光光。
第二,你越想要回到過去就越無法回到過去
但為什麼我都單方面講這種回到過去的心態不好,而沒有從另一方面指責年輕人草莓呢?一方面我相信面對新挑戰是無法用舊方法的,另一方面是新問題很難只用舊方法解決。就算李國鼎復活也不可能複製台灣經濟奇蹟,他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
如果對於過去的想像是基於美好的帝國過去的話,例如帝國當年「對歐洲可以平衡權力、對內部維持聯合王國團結」。雖然很多英格蘭人對於蘇格蘭跟北愛爾蘭並沒有什麼感情,就像許多人一天到晚講台澎法理建國把金門馬祖當外國一樣。聯合王國的分裂,大概就跟神流血一樣,神不會因為這樣死掉,但卻會讓人懷疑神也是凡人。變成英格蘭王國的聯合王國,是否足以繼續維繫搖搖欲墜的大英國協?是否被國際社會上繼續認為是個全球大國?(這段話當然完全從英格蘭角度出發的)
不過仔細想想,人家要走你就讓人家走,英格蘭本身應該還是有辦法挺過去的。所以現在來看一下對於英國獨立過往的美好想像。
去除帝國的假象,獨立自主的英國的確是個優秀傳統。但在大英國協衰落,又失去對歐洲指指點點的機會,以及被歐盟落井下石後減損廣大市場的影響力,獨立的英國必須獨自去面對。
例如讓投資人相信不用逼經營階層把倫敦總公司移到法蘭克福。
然後開始上網google歐盟是什麼東西。
這樣可是不夠的啊!
可能會有很多人用台灣來講。但全世界大概只有民國遺少會覺得台灣可以像英國那樣對於中國指指點點,更不要說我實在很難想像中國內部有哪兩個國家可以像德法那樣讓台灣來玩權力平衡。
覺得哪裡怪怪的嗎?讓渡主權之前,要先是主權國家啊!中國不是國家間的聯盟,而是「一個國家」耶,要拿歐盟比中國,你先讓中國分裂成好幾個獨立國家再說。
對,你要拿歐盟模式來打臉台灣獨立是不可能的,要支持歐盟模式請支持台灣獨立,還有讓中國分裂並與其他亞洲國家建立更為友善的外交關係。
即便如此你都還是無法拿歐盟去酸亞洲,因為其他條件根本不一樣啊。
第三,歐洲整合是個好主意,但歐盟體制是個失敗的設計
歐洲整合有很多好處,這邊我不想講。但歐盟體制亂七八糟是值得拿來處理的。
先從國家層次講。一個奸巧的權力平衡體系,你要英國、德國、法國都是好棒棒的大國,大家一起在歐盟內玩權力遊戲搞平衡,讓小國也有發話權,大家一起玩外交。
可是現在法國不知道在幹嘛,德國當救世主當得很開心,然後歐盟又一大推非民選官僚還有不知道從哪邊竄出來的「專家」在主導政策。遇到這種體制我想非常難幫忙辯護。
失敗的權力平衡、失敗的聯盟體制,你是要怎樣聯合歐陸的社會主義者一起推動改革?
要讓聯合王國可以在歐盟內過爽爽,享受共同市場但不建立政治共同體,你必須要讓歐盟成為一個穩定的機制。在東歐還有北非中東建立緩衝區(例如烏克蘭或土耳其),把外界的問題鎖在緩衝區,雖然以鄰為壑但你至少可以告訴大家團結是好事、花點錢支援周邊國家是有成果的。
但Sarkozy的地中海聯盟爆炸,阿拉伯之春後北非國家只有突尼西亞勉強成功,埃及哭哭,利比亞根本總崩,ISIS起來之後土耳其根本拿翹無法控制,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中拿走克里米亞到現在還沒爆掉等等。這些讓緩衝區根本無法建立,結果就是各人造業各人擔,歐盟無力維持區域秩序,讓大批中東難民湧進來。
你沒辦法維持周邊國家穩定,也無法建立緩衝區以鄰為壑,結果就是像現在一樣忙到焦頭爛額內外受敵。
另一方面,歐盟體制的民主赤字也讓歐盟只能依靠還沒爛掉的德國獨撐。歐盟直接民主機制少得可憐,歐洲議會沒有充足的立法權,歐盟理事會還有執委會主席欠缺民主正當性,執委會裡面一堆專家訂出密密麻麻的守則,但規範制定的民主程序卻殘缺不堪。
這種歐盟體制可以讓人民信任,除了不團結會死的連帶外,能夠持續下去真的是奇蹟。
我覺得啦,真的只是我覺得,既然法國弱掉、南歐爆掉,歐盟要存活大概就是南歐誰再破產就把誰趕出去讓他們自生自滅,荷比盧德法自保外把東歐穩下來,讓捷克跟匈牙利乖一點,站穩腳跟再來想一想怎樣收復南歐跟英國。
依靠整合的善意跟理念很難成事。
覺得善意可以吃的只有經歷過經濟奇蹟的老人而已。
最後回到英國,我覺得大概就是乖乖接受事實,讓蘇格蘭獨立、愛爾蘭統一,專心處理脫歐衝擊。Johnson還有Farage就讓他們玩,他們爆掉之後再來想後悔了要怎麼辦。
----
[1] 有關大英國協影響力的討論,可以參閱陳岱嶺的《日不落的大英國協?從殖民連帶,到全球治理的轉型嘗試》。
http://goo.gl/wzuAvG
大英國協面臨區域整合的強化,還有會員間過大的差距,已經很難在許多國際事務上扮演重要角色(例如西非事務上不及西非經濟共同體)。當然,在環境等議題或是區域整合不強的地區裡,大英國協還是有機會發揮積極功能。
[2] 有關聯合王國脫歐中支持反對兩派的疑慮點,還有歐盟本身的問題,想要趕快列爭點的(例如移民社福讓英國人很不爽之類的),或者是想要看Cameron跟Johnson政治情感糾葛的,可以參見張福昌的《牛津雙雄對決:脫歐引爆保守黨權力內戰》。
http://goo.gl/uzbPPg
[3] 蕭伶伃的《去留之間:大英帝國夢潰堤前的最後囈語》很完整的盤點了各派的考量,例如Cameron的修正式保守主義、Johnson對於英國獨立自主的堅持、Theresa對於歐洲人權公約的反對、英國獨立黨成長背後的政治心理、被Cameron綁架,但希望藉由支持留在歐洲進一步推動改革的工等等左派等等。
http://goo.gl/tscH0H
[4] 有關聯合王國對於歐洲整合疑慮的歷史因素,還有留歐脫歐各派考量重點,可以參考Robert Tombs的 “The Long Road to Brexit” 這篇讓我乖乖慢慢唸完英文文章而不是看段首標題句速覽。
http://goo.gl/oHtm7n
關於英國,我覺得大概就是乖乖接受事實,讓蘇格蘭獨立、愛爾蘭統一,專心處理脫歐衝擊。Johnson還有Farage就讓他們玩,他們爆掉之後再來想後悔了要怎麼辦。
對我來說,二十世紀是1945年才開始的,美國霸權的建立,古典音樂的衰微,歐洲從廢墟中重新站起來走向統合,共產世界的擴張與崩毀,殖民地的抗爭與獨立。七十年過去了,絕大多數的殖民地獲得獨立,共產世界全面崩毀,現在二十世紀只剩下掙扎中的美利堅帝國還有歐盟。
美國走向孤立主義,英國淪為名義上的世界大國,歐盟陷入永無止境的內耗,對於我們來說,絕對是災難。畢竟雖然不總是讓人滿意,但沒有這個戰後體系,臺灣連政治實體地位都沒有。
當然,客觀上來說,這種災難不太可能不被控制。雖然美國國內仍有人叫囂墨西哥應該自己付錢在邊境蓋圍牆、日韓應該要負擔美國駐軍軍費否則就走人、穆斯林不要進來美國等等,但考量到美國在全球能源以及金融等領域上的絕對優勢,某些讓人嗅出孤立主義味道的政策宣稱應該很難讓美國走回戰間期那種孤立主義,躲在自家讓自己重新偉大。
只不過,聯合王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讓我們知道世界不總是往維持既有體系前進的。那種精巧甚至奸巧的國際體系,已經很難召喚穩定的支持者。
先讓我們預設一個奸巧的國際體系,一個擁有蘇格蘭與北愛爾蘭的聯合王國,在歐盟內取得特殊地位,讓他可以一方面取得歐盟市場,二方面又可以在歐盟內運作,「在歐盟旗下打歐盟」,已精巧的權力平衡讓歐盟不要為及聯合王國的國家利益。
聯合王國就可以利用這個有彈性的歐盟會員身份,勻出資源留住蘇格蘭跟北愛爾蘭,保持跟美國的特殊戰略關係,制衡歐盟整合,幸運點還可以用大英國協製造全球強國的假象。(例如在某個太平洋小國主導紛爭調解)[1]
事情不是我這種蠢人想得這麼簡單的。聯合王國這次公投結果決定脫離歐盟,就是一次精巧外交設計被打臉的明證。
面臨黨內外日漸強大的脫歐聲浪,(現在準備下台的)聯合王國首相Cameron做了兩件事,與歐盟達成聯合王國特殊地位(Special Status)協議還有承諾並實施脫歐公投。[2][3] 在特殊地位協議方面:
1. 聯合王國不用協助歐盟負擔難民問題
2. 移民問題上聯合王國可以採取較為緊縮的政策,例如延緩移民享受社福年限等等。
3. 聯合王國仍然留在歐洲共同市場,但歐元的問題歐元區解決
4. 確保聯合王國國會的權限,回應國內對於布魯塞爾當局的不信任。
拿到這份協議之後,Cameron就很高興的以為大家就會覺得跟歐盟在一起就是可以享受同居的甜蜜但不用負擔婚姻的重量。但很多時候,折衷派往往是死最慘的,因為往往很難取得自己人的全力支持,又無法堵住反對派的嘴。
然後就形成了很有趣的分裂。[4] 英國對於歐洲的疑慮有著長久的傳統,但他本人其實很長的時間與歐洲是整合在一起的,例如英國國王有時候會叫囂著大家都是天主教歐洲的一份子啊、英國國王用複雜的繼承權主張自己是法蘭西國王啊(某個島國也會宣稱自己是某個大陸國家的正統統治者,但條件完全不一樣)、諾曼地公爵一發現自己媽媽那邊有英國國王血統,就趁人家內亂趕快登陸打爆本土勢力建立外來政權,君臨七大王國這樣。
只不過當英國在大陸被打臉,自己慢慢在海外賺爽爽之後,對於歐洲逐漸採取較為獨立的姿態。接連在海上打爆西班牙還有荷蘭之後,歷史課本上看到的大英帝國逐漸形成。用精巧到奸巧的外交政策與軍事策略,擔任離岸平衡者(offshore balancer) ,拿破崙竄起就加入反法聯盟、德意志帝國耍中二就跟法國俄國搞協約國。希特勒暴衝、張伯倫在慕尼黑被打臉後,外交手段的平衡徹底失敗,二戰押身家反擊不姑息,半殘之下打贏後,稍微整理一下繼續跟法國德國玩權力平衡,在歐盟內當臥底。但歐盟很不幸的整合越來越深,加上法國逐漸自爆,這種快樂的權力平衡姿態似乎也越來越難用。
回到聯合王國國內,保守黨內留歐派著重歐盟市場、脫歐派卻覺得歐盟侵害了王國的主權還有移民政策,工黨內留歐派似乎覺得可以跟歐陸的左派一起改革歐盟對抗保守派,但另一方面脫歐派卻反感於歐盟的官僚。英國獨立黨則是抓住了英格蘭基層對於移民的疑慮,還有帝國榮光被歐盟官僚拖累的心理。
所以當我們在酸聯合王國的人在選完才google歐盟是什麼的時候,可能要考慮更多層面的問題。當你的國家這一兩百年有著光榮的獨立傳統,當你準備退休時發現國家財政被一個官僚綁架、一堆歐盟移民爽領稅金堆成的社會福利、成千上萬的中東移民在加萊海岸虎視眈眈。光是這些「印象」就足以讓人懶得google歐盟是什麼就跟著Farage 投下脫歐票。
然後就是倫敦的覺醒青年還有金融業者崩潰、蘇格蘭國家黨跟北愛爾蘭新芬黨推動獨立、英鎊崩潰而被拿來避險的日圓躺著也中槍、歐盟看到苦心挽留的聯合王國還是決定落跑所以怒嗆要走快走等等新聞。
但我大概有三件事情想要講:第一,我們不能忽略非同溫層面臨危機時的反射反應;第二,你越想要回到過去就越無法回到過去;第三,歐洲整合是個好主意,但歐盟體制是個失敗的設計。
第一,不能忽略非同溫層面臨危機的反射反應
在同溫層當中,我認為我們越來越孤立那一群面對問題只想要回到過去的人們。戰後第一代面臨戰爭,重建獲得經濟繁榮的成果,現在退休回味著圓滿的人生。戰後第二代成為現在社會的主導份子,他們已經無法用第一代的發展邏輯去面對現在的挑戰,但他們腦中也只有過去的解決方法。第三代一踏入社會就發現既有體系的不友善與崩潰的危機,但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徒勞無功,而且還被罵草莓。
在台灣就是經濟不好就找孫運璿李國鼎、蔣經國時代大家努力奮鬥不管政治好棒棒。在英國就是我們加入歐盟之後過得越來越糟、移民在那邊搶我們的工作、養那麼多非我族類是要我拿不到退休金嗎?我們不是大英帝國嗎怎麼現在都在幫歐盟擦屁股自己越過越慘?
為什麼我才進社會就發現自己只能當魯蛇?為什麼老賊不死光光
為什麼我奮鬥一輩子卻好像拿不到退休金?為什麼憤青只會搗蛋
越來越多世代戰爭的論述,但我們要如何去處理那些對於美好過去的幻想呢?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一方面讓上一代拿到退休金獲利了結趕快退休度假,另一方面讓這一代有足夠的火力去面對新時代的挑戰。
即便同溫層內有在深厚的論述,仍然無法去回應這些想要回到過去的人的焦慮。因為他們不知道要怎樣用新方法解決新時代的問題,只能很反射的回到舊方法。(當然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說有人就是為反對而反對啦,但我不想扯遠到無聊的問題)
最政治正確的方法就是溝通,把彼此的歧見拿出來講,用溝通來討論出比較好的解決方法。去消除支持與反對陣營間在各種理解上的落差。但這方法超難,不是每個人都跟苗博雅一樣有耐心。
另一個方法就是羅馬人的方法,遇到這種人就是撒麵包跟開競技場,「噢你看皇帝讓我們過爽爽所以三小蠻族政策沒差啦呵呵」。但現在聯合王國沒有這種本錢,反恐戰爭並沒有帶來相當成果,相反的卻帶來更多對恐怖攻擊的恐懼;歐盟的經濟與、財政與貨幣問題加深了對於歐洲整合的疑慮。
你沒有實績,就算小羅斯福上身都沒有辦法去讓人民克服恐懼啦。而且這種人你越罵他越不理你啦,然後就是同溫層越來越厚,只能等人家死光光。
第二,你越想要回到過去就越無法回到過去
但為什麼我都單方面講這種回到過去的心態不好,而沒有從另一方面指責年輕人草莓呢?一方面我相信面對新挑戰是無法用舊方法的,另一方面是新問題很難只用舊方法解決。就算李國鼎復活也不可能複製台灣經濟奇蹟,他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
如果對於過去的想像是基於美好的帝國過去的話,例如帝國當年「對歐洲可以平衡權力、對內部維持聯合王國團結」。雖然很多英格蘭人對於蘇格蘭跟北愛爾蘭並沒有什麼感情,就像許多人一天到晚講台澎法理建國把金門馬祖當外國一樣。聯合王國的分裂,大概就跟神流血一樣,神不會因為這樣死掉,但卻會讓人懷疑神也是凡人。變成英格蘭王國的聯合王國,是否足以繼續維繫搖搖欲墜的大英國協?是否被國際社會上繼續認為是個全球大國?(這段話當然完全從英格蘭角度出發的)
不過仔細想想,人家要走你就讓人家走,英格蘭本身應該還是有辦法挺過去的。所以現在來看一下對於英國獨立過往的美好想像。
去除帝國的假象,獨立自主的英國的確是個優秀傳統。但在大英國協衰落,又失去對歐洲指指點點的機會,以及被歐盟落井下石後減損廣大市場的影響力,獨立的英國必須獨自去面對。
例如讓投資人相信不用逼經營階層把倫敦總公司移到法蘭克福。
然後開始上網google歐盟是什麼東西。
這樣可是不夠的啊!
可能會有很多人用台灣來講。但全世界大概只有民國遺少會覺得台灣可以像英國那樣對於中國指指點點,更不要說我實在很難想像中國內部有哪兩個國家可以像德法那樣讓台灣來玩權力平衡。
覺得哪裡怪怪的嗎?讓渡主權之前,要先是主權國家啊!中國不是國家間的聯盟,而是「一個國家」耶,要拿歐盟比中國,你先讓中國分裂成好幾個獨立國家再說。
對,你要拿歐盟模式來打臉台灣獨立是不可能的,要支持歐盟模式請支持台灣獨立,還有讓中國分裂並與其他亞洲國家建立更為友善的外交關係。
即便如此你都還是無法拿歐盟去酸亞洲,因為其他條件根本不一樣啊。
第三,歐洲整合是個好主意,但歐盟體制是個失敗的設計
歐洲整合有很多好處,這邊我不想講。但歐盟體制亂七八糟是值得拿來處理的。
先從國家層次講。一個奸巧的權力平衡體系,你要英國、德國、法國都是好棒棒的大國,大家一起在歐盟內玩權力遊戲搞平衡,讓小國也有發話權,大家一起玩外交。
可是現在法國不知道在幹嘛,德國當救世主當得很開心,然後歐盟又一大推非民選官僚還有不知道從哪邊竄出來的「專家」在主導政策。遇到這種體制我想非常難幫忙辯護。
失敗的權力平衡、失敗的聯盟體制,你是要怎樣聯合歐陸的社會主義者一起推動改革?
要讓聯合王國可以在歐盟內過爽爽,享受共同市場但不建立政治共同體,你必須要讓歐盟成為一個穩定的機制。在東歐還有北非中東建立緩衝區(例如烏克蘭或土耳其),把外界的問題鎖在緩衝區,雖然以鄰為壑但你至少可以告訴大家團結是好事、花點錢支援周邊國家是有成果的。
但Sarkozy的地中海聯盟爆炸,阿拉伯之春後北非國家只有突尼西亞勉強成功,埃及哭哭,利比亞根本總崩,ISIS起來之後土耳其根本拿翹無法控制,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中拿走克里米亞到現在還沒爆掉等等。這些讓緩衝區根本無法建立,結果就是各人造業各人擔,歐盟無力維持區域秩序,讓大批中東難民湧進來。
你沒辦法維持周邊國家穩定,也無法建立緩衝區以鄰為壑,結果就是像現在一樣忙到焦頭爛額內外受敵。
另一方面,歐盟體制的民主赤字也讓歐盟只能依靠還沒爛掉的德國獨撐。歐盟直接民主機制少得可憐,歐洲議會沒有充足的立法權,歐盟理事會還有執委會主席欠缺民主正當性,執委會裡面一堆專家訂出密密麻麻的守則,但規範制定的民主程序卻殘缺不堪。
這種歐盟體制可以讓人民信任,除了不團結會死的連帶外,能夠持續下去真的是奇蹟。
我覺得啦,真的只是我覺得,既然法國弱掉、南歐爆掉,歐盟要存活大概就是南歐誰再破產就把誰趕出去讓他們自生自滅,荷比盧德法自保外把東歐穩下來,讓捷克跟匈牙利乖一點,站穩腳跟再來想一想怎樣收復南歐跟英國。
依靠整合的善意跟理念很難成事。
覺得善意可以吃的只有經歷過經濟奇蹟的老人而已。
最後回到英國,我覺得大概就是乖乖接受事實,讓蘇格蘭獨立、愛爾蘭統一,專心處理脫歐衝擊。Johnson還有Farage就讓他們玩,他們爆掉之後再來想後悔了要怎麼辦。
----
[1] 有關大英國協影響力的討論,可以參閱陳岱嶺的《日不落的大英國協?從殖民連帶,到全球治理的轉型嘗試》。
http://goo.gl/wzuAvG
大英國協面臨區域整合的強化,還有會員間過大的差距,已經很難在許多國際事務上扮演重要角色(例如西非事務上不及西非經濟共同體)。當然,在環境等議題或是區域整合不強的地區裡,大英國協還是有機會發揮積極功能。
[2] 有關聯合王國脫歐中支持反對兩派的疑慮點,還有歐盟本身的問題,想要趕快列爭點的(例如移民社福讓英國人很不爽之類的),或者是想要看Cameron跟Johnson政治情感糾葛的,可以參見張福昌的《牛津雙雄對決:脫歐引爆保守黨權力內戰》。
http://goo.gl/uzbPPg
[3] 蕭伶伃的《去留之間:大英帝國夢潰堤前的最後囈語》很完整的盤點了各派的考量,例如Cameron的修正式保守主義、Johnson對於英國獨立自主的堅持、Theresa對於歐洲人權公約的反對、英國獨立黨成長背後的政治心理、被Cameron綁架,但希望藉由支持留在歐洲進一步推動改革的工等等左派等等。
http://goo.gl/tscH0H
[4] 有關聯合王國對於歐洲整合疑慮的歷史因素,還有留歐脫歐各派考量重點,可以參考Robert Tombs的 “The Long Road to Brexit” 這篇讓我乖乖慢慢唸完英文文章而不是看段首標題句速覽。
http://goo.gl/oHtm7n